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主办机构书写教育示范学校优秀教师书写大赛书艺展厅最新动态联系我们
到期的《会员证》进行重新注册[2012-04-23]    到期会员请续交会费并注册[2014-01-08]    
首页 >> 书写心得 >> 笔尖下的中国字

笔尖下的中国字

发布时间:2012-08-29 23:23:05     编辑:gfhz    浏览次数:

    庞中华给联合国官员开汉字讲习班

  大学生“晒遗憾”被网友批“字太差”

  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呼吁加强师资力量———

  5月29日,和前几个周二一样,庞中华拿着笔背着琴,走进了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的一间房间里,20多名外国官员等着他来教写中国字。

  和在海外受到“热捧”相比,汉字书写在国内似乎遭到了冷遇。当大学生的字遭遇批评,当“英雄”开始生产礼品笔,当修笔店日渐寂寞而签名设计异常红火,当上一代用信笺笔尖承载的情话在这一代用冷冰冰的铅字传递……有人开始担心,笔尖下的中国字会不会被淹没和遗忘在比特的海洋里?也有人猜测,未来的汉字书写会成为一种艺术,孩子们学习它的热情会像现在报钢琴、英语等特长班一样。

  但庞中华对中国书法的未来一点也不悲观,他说,“因为汉字书写并非只有记录事情的功能,它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已经深入到中国文化的血液中。”

  去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报告称:由于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在退化。同年8月,教育部明确提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要求。

  笔尖下/开拓者

  联合国大厦里的庞中华

  中国硬笔书法家庞中华今年3月底走进了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开设了为期三个月的汉字讲习班。他用横竖撇捺,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

  ■带一杆笔和一架琴走进联合国

  连接皇后区和曼哈顿区的7号线,是庞中华在纽约最熟悉的一条地铁线。每个周二的傍晚,他都坐着这条线,从华人聚集的法拉盛上车,在联合国总部下车。大楼的一间房间里,端坐在书桌前的20多名外国官员,是庞中华教过的最特殊的学生。

  “有人开玩笑说,我在最高端的国际机构里给书法水平最低的人上课。”庞中华告诉本报记者,以前他讲学的对象大多是学过中文的或者对中国书法有所了解的。像这样完全零基础的,还是头一次。

  庞中华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用12节课,让这些连毛笔都没拿过的外国人,写出像样的汉字。如果用传统的方式,从悬腕、悬肘基本功练起,恐怕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我用的是自创的快乐教学法,用音乐伴奏书法教学。我发现,书法和音乐都是线条构成的,书法中的线条长短、轻重、节奏等等,都能在音乐中找到相对应的元素。”庞中华说。在联合国的课堂上,他一手演奏手风琴,一手腾出来写字,在乐声中讲解中国书法的奥妙。

  ■联合国副秘书长要当插班生

  汉字讲习班的学员来自缅甸、玻利维亚、西班牙等不同国家,庞中华用中文讲课,再由一位资深翻译翻译成英语,但书法中很多专业术语,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解释起来也很困难。

  第一节课上,联合国官员们写出的汉字歪歪倒倒,庞中华干脆用肢体语言进行模仿,简单明了。学生们被逗得前仰后合,同时也知道了汉字基本结构应该是怎么样的。庞中华上课并非单纯地讲解如何写汉字,他通过汉字演变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教写唐诗宋词和《论语》等古典名著中的名言。

  起初,庞中华担心平时公务繁忙的官员们不能按时上课,但他渐渐发现,学生们的热情都很高涨,不但准时到达课堂,而且每次都会增加一些慕名而来的新面孔。

  今年的4月19日是第三届联合国中文日。当天联合国副秘书长南威哲对庞中华说,对于他在联合国的书法教学活动十分感兴趣,自己也想要去那里学习中国书法。

  在这些对书法痴迷的“洋学生”中,庞中华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西班牙的阿方索和来自阿根廷的玛利亚。“阿方索是个年轻人,个子高高的。他领悟力超强,才几节课下来,已经写得相当不错了。玛利亚是位年长的女士,十分认真,每次都要戴上眼镜,一笔一画地练习。”

  来联合国教课前,庞中华做了精心准备。不但编写了两套教材,还准备了一批印章。“我准备在6月底这期学习班结束后组织一次作品展览。我把学员的中文音译名字刻在印章上,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上落款了。”由于反响热烈,联合国中文组希望庞中华能继续办班,甚至针对不同水平的学员,开设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推中国文化走向海外主流社会

  “这次来联合国教书法纯属偶然。”庞中华说,去年秋天他和夫人到美国看望留学的女儿,本来想一家人休假轻松一下,没想到当地很多华人都是庞中华的“粉丝”,邀请他去各所大学举办讲座。

  从哈佛大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庞中华举行了多场关于中国书法的讲座。为了让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不是“昙花一现”,在庞中华的建议下,这些大学纷纷成立了书法协会。此后,美国的书法家又发起成立了“美国国际硬笔书法家联盟”,请庞中华担任主席。

  去年12月,庞中华受邀在联合国总部演讲,讲述时代如何使他从一名地质勘探工作者变成一位书法家和教育家。讲座十分精彩,随后联合国中文组和联合国中国书会就提出请他去联合国讲课。

  “易中天先生曾提出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需要考虑‘文化入世’和打造‘文化航母’。我认为,这就需要让中国文化走入外国的主流社会。书法是传播大爱的,联合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机构,如果能在这里教授书法,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抱着这样的想法,庞中华结束了休假,回国重新申请工作签证,成为联合国汉字讲习班的老师。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文化参赞王燕生称庞中华,“有创造、有思想,在美国做了一件大事”。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则在“联合国中文日”上称赞庞中华为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我对中国书法未来一点也不悲观”

  和在海外受到“热捧”相比,汉字书写在国内似乎遭到了冷遇。去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由于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在退化。

  而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硬笔书法曾风靡一时。“庞中华”的名字就是在那时被亿万中国人所熟知。1945年庞中华出生于四川,从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地质勘探员。他自学成才,从古代毛笔书法中摸索出钢笔独特的书写技巧,成为中国硬笔书法开拓者。从1980年庞中华第一本书《谈谈学写钢笔字》问世以来,至今他已经出版发行了400多种专著,总印数达到一亿多册。他多次在电视上开办书法讲座,他创办的庞中华硬笔书法中心及学院,已经培养学员120余万人。

  谈到汉字书写在中国的现状,庞中华说,这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和应试教育有关。由于“应试教育”并未将写字列入考试的范畴,因而书法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但是我对中国书法的未来一点也不悲观。书法并非只有记录事情的功能,它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已经深入到中国文化的血液中。”庞中华说,有关部门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教育部表示正在制定《中小学学生写字标准》,将在中小学恢复书法课程。此外,党和政府也多次表示要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庞中华告诉本报记者,他为联合国编写的汉字书写教程,不久就会在美国出版。“结束这期培训班后,我会回国工作一段时间。我对青少年教育一直有着特别的情感,这次回去后会给一些省份的中小学老师做培训,让他们再去提高孩子们的书写水平。”

  ■文/本报记者 刘一

  笔尖下/年代之憾

  字不好也不尴尬的比特时代

  最近,一段名为《大学生活的遗憾》的视频走红。视频中男孩女孩们诉说的遗憾各种各样:“没有对喜欢的人表白”,“后悔宅着”,“没好好考研”等等。但网友们的遗憾却几乎趋同:“这些大学生写的字也太差了!”“难道他们不遗憾没有好好练字吗?”

  ■比特时代写字退步了

  很多网友都感慨,周围字体差的年轻人还真不少。学中文的小郭自称从小字写得也不错,但是进大学后,很多作业都是通过U盘或者电子邮件递交;同学、朋友之间联系靠的是电话、短信、微信和微博……日常已不需要手写,于是写字明显退步了。计算机系的小李虽然对还像小学时期的“孩儿”体不满意,但由于考试成绩不参评写字,所以一直没下定决心去练字。

  ■“50后”遗憾

  保留孩子笔迹太少

  这些情况在“50后”的钟先生看来不难理解。现在通讯发达,年轻人交流方式多样化,电脑不好的人靠玩转篮球树立威信,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凭借乐器、歌舞等才艺也能叱咤风云。而他上学时,卷面整洁、字体好坏还占成绩的一部分,判断学生是否为才子的标准也相对单一,写字好、能写几句小诗的男生总能受到女生的青睐。爱人至今保留着当年收到的钟先生的情书,有时看信件后,还能拿青春岁月时的“厚脸皮”打趣。他们也保存着孩子小时候的作业,上面有孩子稚嫩的笔迹和他们辅导作业的痕迹。不过孩子用上电脑之后,这样的资料就很少了,这于他是一种遗憾。

  ■因字写得差失去晋升之机

  《新闻晚报》曾报道,小李因为字体差而失去晋升的机会后,开始重新审视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那次部门要求4名优秀员工用笔在一周内写出一份计划书。打听到这次测试和一个晋升机会有关后,小李倾注了大量心血去做,第一个就交上了计划书。不过这个机会最终却落到了一个逊于他的同事头上。鼓起勇气去找经理,被直言相告,因为字体好坏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小李的计划书虽然做得不错,但是字体实在太差。

  至此他才知道,是这手“字”拖了他的后腿。不想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的小李,从书店买来字帖,他准备接着练曾被放弃的字。但他之前从没有为字儿差而有过任何负担。

  ■文/本报记者 高淑英

  笔尖下/行业兴衰

  闹市中异常寂寞的修笔老店

  ■闹市中的寂寞修笔店

  位于东四南大街的“广义修笔店”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家修钢笔的小店,混迹于周围招牌华丽、音乐喧闹的各种店铺间,尤为不起眼。这间店只下午3点—5点营业,店主张广义老先生今年82岁,从不到20岁入行,至今已修了60多年钢笔。曾凭“点金尖”的修笔绝活儿闻名远近,如今老先生还在勉力维持,他喜欢这项手艺,也想让它传承下去。

  一位老人想给一支英雄牌钢笔配齐缺损的零部件,说是父亲的遗物。不过张广义也只帮他换了笔杆儿,其它配件早就停产了。修笔间隙,老先生抬头说,大多数时候顾客都很少,甚至一下午都没一个。先生感叹,十多年前修笔店很多,但他顾客没断过;现在人图省事,用签名笔,修笔的手艺自然也少用武之地。

  ■笔厂开始玩奢华高端

   在上海一家老牌钢笔厂工作多年的赵先生说,当年中华铅笔厂、凤凰圆珠笔厂、英雄钢笔厂都是一代名企。电话是奢侈品电脑没有普及时,制笔厂并不愁销路。如今整个社会都在提倡无纸化办公,钢笔应用的机会大为减少。许多笔厂如英雄钢笔厂,受到时代大势和行业竞争的影响,从主要生产普通钢笔,开辟出了新渠道,“英雄”开始生产礼品性质的高端笔。

  ■签名设计生意供不应求

  陈继世30岁时偶然接触到设计签名,最初帮同事朋友免费设计。10年前下岗后,他把设计签名当成主业,开始还担心没法养家,后来发现顾客非常之多,于是创建一个签名设计的网站。这时顾客多是一些白领或是单位领导。陈继世发现他们大多是因为自己字写得不好看,想练习一下签名装点门面。一个顾客找他设计签名时同朋友打电话中谈到,“签发文件时被下属笑话字太寒碜”。

  顾客询价时,最多的问题是多久能练好。“现在的人都很急于求成。”老陈说,其实真要写一手好字,就得沉下心练习。当年自己练字时,全靠自己去揣摩和领悟,通过很多年不间断的练习才有了现在的一手好字。

  虽然模式化签名设计等新形式出现分散了老陈的业务,但他并不担心,他说签名代表着个人形象,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签名。

  ■文/本报记者 高淑英

  笔尖下/现实困境

  缺少专职老师的小学书法课

  ■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

  家长不重视 老师不过关

  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茂宏一直保存着一份“特殊”的试卷,它出自一位云南三年级小学生之笔,全篇二三百字中于茂宏只能认出12个字来。他常拿它给一些书写方面的专家看,大家也就能认出十几个字。“字写得不好不是学生的责任,而是对书写教育的警醒。”于茂宏说道。

  1944年出生的于茂宏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汉字书写的变迁。刚解放时,于茂宏正上小学,老师来自各行各业,字写得并不规范。学生们就看哪个老师写得好看,就对着他的字使劲练。1976年后,练字在中国进入黄金时代,正在《语言文字报》工作的他有机会走遍了全国的师范学校采访,“硬笔、毛笔和粉笔字,师范生们的三笔字都棒极了,当时字不好都没法当老师。”于茂宏记得,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书法界聚会上,写字出名的都是年轻一代,当时都30多岁,“他们全都辞职,靠写字发家了,字帖一出版一卖至少十万册,太火了。”

  1992年,于茂宏在报上呼吁提高全民书写水平,他当时已看到计算机对汉字书写带来的威胁。如今,最让于茂宏忧心忡忡的是老师的书写也不过关。于茂宏目前义务为某所小学判“汉字书写”作业,不过这些作业并不是学生写的,而是这所学校所有的老师写的。因为这所学校的校长很重视学生的书写,决定从老师的书写开始抓起。于茂宏感叹这些作业的质量:“30多个老师的作业,能够合格的不到10个,有的语文老师都不合格。”

  在采访中,于茂宏多次提到,“现在几乎所有父母都认为,练字不如练钢琴。但书写可以开发右脑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他看来,与其向家长讲文化传承的大道理,不如告诉他们书写的功效。

  ■天津电化教育馆:

  学校都没有专职老师

  去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要求,提出每周应开设一堂书法课,书法课正式走进了课程表。不过随之而来的是缺少书法老师的问题。上海、厦门、西安、青岛等多地媒体纷纷对中小学校缺乏专业书法老师进行报道。

  天津电化教育馆信息部副主任张宝君介绍,调研时发现几乎所有学校都没有专职书法老师,都是语文老师兼任,一些学校还由劳动或者自然课老师兼任,书法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为此,该馆请来了专业的书法老师,录制推出了《习字与书法》课程,目前已完成小学1年级到3年级的硬笔书法课程,天津超过百所中小学校的学生都在课堂上通过电视学习书法课程,课后还可登录网站复习。

  ——转自2012年6月3日北京青年报

设为首页在线留言联系我们加入收藏友情链接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内南小街51号  邮编:100010 联系电话:010-65263496
版权所有: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艺盟工作室 京ICP备11009441号
电子稿件来函请至:guifanhanzi@tom.com 汉字书写交流群:48205660 博客:blog.sina.com.cn/gfhzsx